有一年过节放长假的时候,我在国内临时决定坐火车回家。运气还不错,碰巧买到了最后一张软席票。一进候车室,我以为是走错了地方。站着坐着的都是学生模样的人。我不是说软席非得什么什么人坐。其实什么人都可以坐,就是当学生的应该少坐或不坐。因为是学生,因为学生还在花父母的钱,所以就应该采用最节约的方式去旅行。起码,在中国以外的地方,人们大多数都是这么想的,也都是这么做的。为什么偏偏中国人不这么想,我有点不明白。
在西北旅行的时候,看到很多村子的墙上写着:再穷不能穷了孩子。这是指教育,我同意。但在现在的中国,我还要再加一句话:再富不能富了孩子。
在欧洲火车的软席车厢里,我还从来没见过一个学生模样的人。即使是在圣诞节,车厢过道都挤满人的时候。有的学生为了省钱,专门乘坐多次转车,站站都停的慢车。他们的父母们也赞成这样的做法。
我们早已习惯了用金钱度量一切。但恰恰是父母的爱,在很多时候和金钱没有关系。
在德国有一个传统,一个人过了18岁生日以后,要独自出门旅行一次。要争取用最少的钱走最多的地方,并且在外面尽可能待很长的时间,以便认识世界,体验人生,学会独自生存的本领。有句话把这样的旅行概括得很形象:出门时是个孩子,回来就是成人了。
这是人生的第一次冒险。多少年以后,每个德国成年人都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向自己的女朋友、向自己的孩子讲述第一次独自旅行的故事,花了如何少的钱,走了如何多的路,受到了什么人的帮助,受了什么人的欺骗。这是可以一生一世讲述的故事,也是可以在家族里世代相传的传奇。如果一个孩子出门没几天就往回走,这将成为他和他父母终身的耻辱。
我认识一个汉堡的有钱人,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有钱人。因为从他父亲辈起,已经不再需要靠工作赚钱了,他家的钱在帮他们赚钱。他18岁那年揣着父亲给他的旅游费出门去游欧洲。他每天可以支配的钱相当于现在的2.5欧元,人民币约25元。即使在那个时代,这也是很少的一个数目。百万富翁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在外面至少旅行一个月再回家。他在外面旅行了整整40天。有几天,他就吃黑面包,喝自来水。他睡过青年旅馆,睡过人家的客厅、马槽,也在外面露宿过。在他回家以后,家里为他举行了一个大派对。鲜花,香槟和最昂贵的食品铺天盖地。
他感慨地想,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,桌上任何一杯香槟的钱,就足以让他饱餐一顿了。他把他的感慨告诉了父亲,当然有点谴责的意思。父亲回答说,孩子,我是在花我自己的钱。而你花的是我的钱。他说,那一瞬间,他明白父亲已经把人生最重要的财富赠送给了他。他的父亲让他明白,一个过了18岁的成人,从父母手里得到的钱就像是礼物,不论多少,只应该心存感激,一分钱掰成两半去享用。
若干年前,有一句话只怕大家都听说过,那就是“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。这句话对于初为人父母的爸爸妈妈来说,简直意义深远,如雷贯耳。望子成龙父母心,谁都怕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,因此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时,就开始了胎教,学外语,听音乐,等孩子出生后那更是不得了,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,音乐、舞蹈、绘画、外语、作文、奥数等,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基因,也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,反正不能输在起跑线上,不能输给别人,因此采用了填鸭式的教育模式。
和这种心态相似的,就是富养孩子,不让孩子穷在起跑线上。独生子女的一代,家庭环境优越,父母把孩子捧在手心里,要天上的月亮不会给星星,以最大的可能性,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要。即使家庭条件不好,也会创造条件,让孩子富在起跑线上。
一个孩子,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,如果物质太过丰厚,要什么有什么,必定会让孩子产生惰性,没有幸福感,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。
台湾富豪王永庆对女儿从小进行节俭教育,按说都富豪级了,养个女儿不用这样斤斤计较,锱铢必较吧?可是他每次给女儿的生活费和学费都是正好,从无多余,像管理手下员工一样,虽说有些不近人情,但也恰恰是这种没有人情味的教育方式,才是一个父亲给予一个女儿最好的人情味,会让她余生受用无穷。
人和动物都一样,没有本质上的区分,假若一只老虎,生下来就天天有肉吃,它还会在森林中奔跑捕猎觅食吗?它还能生存下去吗?它还会成为森林中的兽中之王吗?人也是一样,如果孩子一生下来就在物欲中浸淫,孩子还能找到生活的方向吗?让孩子自己去认识这个世界,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来,是为人父母的责任。
那天在小区里,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指着一辆车,对另外一个孩子说,我爸爸的车比你爸爸的车好!我听了,心中很悲凉,他爸爸的车,关他什么事儿?他用得着那么自豪?
日本有一种教育理念,值得借鉴: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,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。不管你有多少钱,不管你有多少东西,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,一定要告诉孩子克制节俭忍耐,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去获得。
中国有句古话叫“纨绔子弟少伟男”,多半也是这个道理。大富大贵之家也好,小康世家也罢,让孩子富在起跑线上不足取,能给孩子一生一世的东西,那就是正确的人生观,让孩子凭自己的本事立足于世。
如果让孩子富在起跑线上,其结果肯定是让孩子输在终点上,这个道理谁都懂。